康复工程中心研发团队

发布者:校级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7-20浏览次数:170



中西医脑康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系统平台搭建团队


研究室主任/PI:路建伟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员,研究方向:智慧康复与医疗。


柔性引进教授:张道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团队骨干:徐曙天

上海中医药大学,脑成像技术员,研究方向:多模态脑成像大数据在脑康复中的转化应用与基于脑科学的中西医整合康复。




多脑区、多模式、时空协同新型精准神经调控设备研发团队

研究室主任/PI:单春雷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脑功能检测与神经调控。


客座教授:王珏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神经功能信息学与康复工程。


柔性引进教授:袁逖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教授,研究方向:脑功能神经调控。


团队骨干:李源莉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脑认知功能障碍康复及神经调控技术的科研与临床。


团队骨干:王璁

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新型神经调控促进脑卒中康复的基础与转化。




促进特定神经环路重塑时功能重建的“闭环”系统(新型康复机器人)设备研发团队

研究室主任/PI:徐建光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神经康复。


柔性引进教授:郭帅

上海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智能机器人系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神经损伤与肢体功能重建。


团队骨干:郑谋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肢体功能重建与脑重塑。


团队骨干:吴佳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神经康复临床与基础。


新型“脑-/肌”接口和“肌-肌”接口康复设备研发团队

研究室主任/PI:许东升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TMS/fNIRS自适应兼容技术。


柔性引进教授:杨帮华

上海大学,教授,研究方向:脑机接口。


团队骨干:毛梦钗

上海中医药大学,脑成像技术员,研究方向:利用脑电、功能近红外脑成像等技术研究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情绪障碍相关的神经活动模式,以及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神经康复研究。




3D打印在神经康复的应用研究团队

研究室主任/PI(柔性引进教授):王金武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医疗与3D打印智能辅具。


团队骨干:王会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组织工程材料。


团队骨干:万克明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师,研究方向:3D打印。


团队骨干:杨涵

上海交通大学,部门副主任,研究方向:3D打印。




中医康复工程团队

研究室主任/PI:方磊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智能设备与老年康复研究。


校内教授:杨华元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中医工程与技术。


校内教授:许家佗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中医智能化诊断。


校内教授:张彤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中药制药与分析技术研究。


团队骨干:孙萍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传统功法智能化与多模态脑功能相关研究。


团队骨干:刘益杰

上海中医药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神经调控在脑神经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和机制。




产学研/上海市现代康复产业学院团队

研究室主任/PI:刘晓丹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肺康复。


柔性引进教授:陈建刚

华东师范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超声康复评估,智能超声评估。


团队骨干:霍贝贝

上海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中枢损伤后脑重塑的影像学机制研究。